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痣旅坛,这些痣看似“无伤大雅”,背后却可能暗藏危险,有一种极其危险的恶性肿瘤,与痣长得非常接近,它就是“黑色素瘤”。 近日,重庆松山医院肝胆外科收治了两位患者,最终被确诊为肝脏恶性黑色素瘤。 第一位是来自陕西的吴爷爷,腹痛一个月左右,前往当地医院完善胃镜检查,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,腹痛仍然反复发作,遂来到重庆松山医院进一步检查。通过患者既往病史情况,肝胆外科医生了解到,吴爷爷去年8月曾做过左眼眼球摘除术,病理学结果提示左眼球恶性黑色素瘤。肝胆外科医生为吴爷爷完善腹部CT并行肝占位穿刺活检,病检结果提示肝组织内低分化色素型肿瘤浸润。结合组织学及病史符合恶性黑色素瘤转移,由介入血管科牟玮教授为其行经导管肝动脉造影术+灌注化疗栓塞术。术中,患者体征平稳,手术顺利。术后复查腹部CT显示肿瘤滋养血管明显减少,瘤体内碘油沉积好,评估治疗效果满意。 肝胆外科医生提醒,眼球恶性黑色素瘤(葡萄膜黑色素瘤)转移率和病死率均较高,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、肺脏和骨骼。一旦发生转移,半数患者的生存期仅为6—12个月。由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许多症状与其他常见眼病非常相似,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人们忽视。 第二位是家住重庆的周奶奶,腹部间歇性隐隐作痛,症状持续了两天,为求进一步治疗,遂来到松山医院就诊。与吴爷爷不同的是,周奶奶无既往其他脏器恶性黑色素瘤病史。经完善腹部CT提示肝右叶与右侧肾上腺区占位(大小为11×10×9cm),伴肝门静脉右支及肝右静脉受侵,考虑肝脏来源新生物可能性大,肾上腺来源病变不除外,建议病理活检。在完善术前准备,充分评估周奶奶的身体情况后,肝胆外科韩克强教授团队决定在全麻下行腹腔肿物切除术。在为周奶奶进行手术时,韩克强发现肿瘤与下腔静脉粘连致密(粘连长度约10cm),手术难度极高、风险极大。小心翼翼剥离粘连,完整切除肝右后叶及右肾上腺,并由泌尿外科主任刘宏协助切除部分右肾,最终成功完整切除肿瘤。 在各科室的协同配合下,松山肝胆外科团队连续完成了两例肝脏黑色素瘤治疗(手术切除、介入治疗),两名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。 医生手术中。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黑色素瘤为什么和肝脏密切相关? 黑色素瘤也许大家都很熟知了,是一种皮肤或黏膜内的高度恶性肿瘤。那么,黑色素瘤是如何长到肝脏里去的呢? 其实,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。除了皮肤以外,黑色素细胞也存在于我们的黏膜和神经系统中。因此,黑色素瘤可发生于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。通俗来说,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,就是人体内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在一起后变“坏”了,然后向远处脏器转移和扩散。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之所以高,是因为它发病快、进展快,容易早期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(肝、肺、胸膜、皮下组织)等远处脏器转移。有些发展迅速的黑色素瘤患者,生存时间甚至只有短短几个月。 如何预防和早发现黑色素瘤呢? 痣的早期恶变表现可总结为下图ABCDE法则: ABCDE法则示意图。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对于“有痣人士”,建议大家多关注自己身上的痣及其变化,要了解自己的胎记、痣和斑点的外观,包括大小、形状、颜色、质地等。如有明显变化了需警惕恶变,及时就医。 此外旅坛,反复摩擦、针挑、腐蚀药物或不彻底的冷冻及激光等方法去刺激痣亦可能诱发其恶变。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防晒,尽量减少户外曝晒的时间。(重庆松山医院供稿) |